编者按:3月25至27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在京召开。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受邀参加本次论坛,并在“投资中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分组会上发言,提出“无论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还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是如何跨越中等技术陷阱。”
3月25至27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在京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经济复苏:机遇与合作”,重磅中外政要、知名专家学者、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国际机构掌门人等海内外嘉宾齐聚北京,共话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受邀参加本次论坛,并在“投资中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分组会上发言,提出“无论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还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是如何跨越中等技术陷阱。”
主办方供图
郑永年教授认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从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的角度看,今天的中国还处于中等技术水平。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背景下,中国自主技术发展变得非常重要。
什么是“中等技术陷阱”?郑永年教授指出,发展中国家凭借低成本优势承接发达国家成熟产业的产能转移,但长期看,由于跨国公司始终将核心技术保留在母国,仅将成熟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也意味着,一旦成熟技术转移的红利被收割完毕,而发展中国家本土的企业又不能成功打开技术赶超的空间,其经济增长就会进入长期相对停滞的状态。
从世界历史发展看,郑永年教授认为,一个国家想要跨越中等技术陷阱需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必须具有一大批能够从事基础科研的大学和机构;第二,必须具有一大批能够把基础科研转化为发展应用技术的企业和机构;第三,必须具有支撑基础科研和应用技术转化的金融支持。
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很重要,但郑永年教授强调,“所谓的高质量发展,不是单纯追求GDP的发展,GDP发展不见得能带来财富。”因为无效的投资使GDP增长,但财富会减少。高的GDP增长和高质量发展之间不能简单画等号。
郑永年教授表示,从一些欧美发达国家、亚洲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可以说是一种普遍共识。中国现在追求的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增进国民财富的GDP增长。在此过程中,科研和科学技术扮演着关键角色。
主办方供图
GBA Review 新传媒
新闻动态
IIA新闻|宝安区召开湾区大讲堂暨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邀请郑永年教授作主题讲座
IIA新闻|郑永年新作《论单边开放》入选《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5年第二季度影响力书单
IIA新闻|SK集团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签约仪式在深举行
IIA新闻|郑永年新作《论单边开放》入选长安街读书会第20250604期干部学习新书书单
IIA新闻|郑永年受邀在莫干山大讲堂作专题报告,系统阐释中国县域现代化路径
IIA新闻|研究院研究基地在“省社科联研究基地2024年度”评估中获“优秀”等次
IIA新闻|郑永年教授出席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并作主旨演讲
如何“破局”与“共融”?——百川论坛“变革中的‘全球南方’:地缘政治与发展合作”2025研讨会在深启幕
IIA新闻|“回顾深圳45年·展望深圳2035”—— 《深圳2035: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圳展望》新书首发式在深圳举行
IIA新闻|高级公共管理研修项目中心“走进名校·大师讲堂”活动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