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3月25至27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在京召开。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受邀参加本次论坛,并在“投资中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分组会上发言,提出“无论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还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是如何跨越中等技术陷阱。”
3月25至27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在京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经济复苏:机遇与合作”,重磅中外政要、知名专家学者、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国际机构掌门人等海内外嘉宾齐聚北京,共话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受邀参加本次论坛,并在“投资中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分组会上发言,提出“无论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还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是如何跨越中等技术陷阱。”

主办方供图
郑永年教授认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从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的角度看,今天的中国还处于中等技术水平。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背景下,中国自主技术发展变得非常重要。
什么是“中等技术陷阱”?郑永年教授指出,发展中国家凭借低成本优势承接发达国家成熟产业的产能转移,但长期看,由于跨国公司始终将核心技术保留在母国,仅将成熟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也意味着,一旦成熟技术转移的红利被收割完毕,而发展中国家本土的企业又不能成功打开技术赶超的空间,其经济增长就会进入长期相对停滞的状态。
从世界历史发展看,郑永年教授认为,一个国家想要跨越中等技术陷阱需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必须具有一大批能够从事基础科研的大学和机构;第二,必须具有一大批能够把基础科研转化为发展应用技术的企业和机构;第三,必须具有支撑基础科研和应用技术转化的金融支持。
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很重要,但郑永年教授强调,“所谓的高质量发展,不是单纯追求GDP的发展,GDP发展不见得能带来财富。”因为无效的投资使GDP增长,但财富会减少。高的GDP增长和高质量发展之间不能简单画等号。
郑永年教授表示,从一些欧美发达国家、亚洲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可以说是一种普遍共识。中国现在追求的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增进国民财富的GDP增长。在此过程中,科研和科学技术扮演着关键角色。

主办方供图
GBA Review 新传媒
新闻动态
IIA新闻|郑永年教授参加“2025·中国西藏发展论坛”,受聘“西藏国际传播特聘专家”
IIA新闻 | 郑永年教授接受央视新闻联播采访,指出要“有定力把中国这条大船继续平稳地往前开”
IIA新闻|2025世界粤商大会,郑永年表示“投资大湾区就是投资粤商未来”
凝聚众智,共谋新篇——前海智库院长对话论坛在深举行
喜讯|郑永年教授再度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5
IIA新闻|深圳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五届一次理事大会举行,郑永年教授当选会长
重磅新闻|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入选“中国智库综合评价研究项目AMI智库”并荣获“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十周年回顾特色/参考案例”
IIA新闻|郑永年教授受邀参加“现代化进程中的新质生产力”国际研讨会
IIA新闻|郑永年教授受邀参加中金公司2025地缘经济主题研讨会
IIA新闻|郑永年教授在国宏大讲堂作主题演讲,系统解析“十五五”时期中国面临的新地缘政治格局及应对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