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術活動
學術活動品牌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研究院以此為理念創辦自主學術活動品牌“百川論壇”與“海納講座”,旨在為國內外的思想者提供一個廣闊而包容的平台,通過集思廣益, 積厚流廣,為新時代的中國發展注入思想動能。自 2021 年起,研究院每年舉辦多場百川論壇和海納講座,盛邀各領域專家和學者、資深政策研究人員、企業家及政府官員,深入探討有關外部環境、產業政策、雙碳 戰略、中國政治經濟理論與實踐等多元話題,為中國製定 相應的戰略和政策提供理論和現實依據。
“百川論壇”與“海納講座”品牌活動累計邀約嘉賓近百人,其中不乏重量級專家學者和業界先鋒力量。曾有 幸邀請到楊潔勉博士、劉曉明大使、潘家華教授、李揚教授、 於洪君大使等專家發表主旨演講、分享真知灼見,為中國 和世界貢獻中國方案、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品牌在社會各界影響力不斷攀升。活動被人民日報、 光明日報、新華社等國家主流媒體廣泛報導,累計閱讀量 逾千萬,受到社會各界熱切關注和理性討論。


7月29-30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計劃在百川論壇品牌下圍繞“政黨與現代化:中國與世界”主題深入展開研討,探討中國與西方在不同文化、歷史、國情背景下對政黨現代化、國家治理、轉型發展等核心問題的探索和實踐,總結不同的政黨模式及其經驗,為我國實現共同富裕和高質量發展提供理論支持。
中美科技關係的轉變對全球經濟產生了重大影響,尤其是全球產業鍊和價值鏈面臨重構。在此背景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擬於2023年7月7日在深圳市舉辦“大國科技博弈與全球價值鏈重構”研討會。本次會議旨在聚焦“大國科技博弈與全球價值鏈重構”這一主題,邀請學術界和產業界的專家學者,從理論層面、政策層面以及實踐層面討論大國科技博弈對全球價值鏈重構的影響,以提出中國的應對之道。
隨機對照實驗對於社會科學、特別是基於實證和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公共政策研究具有重要意義。為此,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將舉辦「基於隨機對照實驗的社會科學與政策研究」圓桌會議,以期從更多方面豐富和加深對基於實證和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公共政策研究的學術交流和討論。
如何實現通向未來的高質量發展?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計劃在百川論壇品牌下圍繞“中國政治經濟學理論與實踐”主題召開一系列研討會,本次研討會於2023年4月22-23日在深圳前海舉辦,主題為“中國式現代化與高水平對外開放”。本次會議將聚焦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內涵、實踐路徑及其與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互動關係,為構建中國政治經濟學的知識體系貢獻智慧。
在舉國談論高質量發展時,我們亟須捋清兩個重要問題:一是什麼是高質量發展,二是高質量發展從何而來。為了粵港澳大灣區的高質量發展,2023年3月2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聯合南方周末研究院共同舉辦“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研討會暨南方周末城市論壇”,雲集學術、媒體、企業等各界優秀代表,共同探索新時期廣東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