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術活動
學術活動品牌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研究院以此為理念創辦自主學術活動品牌“百川論壇”與“海納講座”,旨在為國內外的思想者提供一個廣闊而包容的平台,通過集思廣益, 積厚流廣,為新時代的中國發展注入思想動能。自 2021 年起,研究院每年舉辦多場百川論壇和海納講座,盛邀各領域專家和學者、資深政策研究人員、企業家及政府官員,深入探討有關外部環境、產業政策、雙碳 戰略、中國政治經濟理論與實踐等多元話題,為中國製定 相應的戰略和政策提供理論和現實依據。
“百川論壇”與“海納講座”品牌活動累計邀約嘉賓近百人,其中不乏重量級專家學者和業界先鋒力量。曾有 幸邀請到楊潔勉博士、劉曉明大使、潘家華教授、李揚教授、 於洪君大使等專家發表主旨演講、分享真知灼見,為中國 和世界貢獻中國方案、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品牌在社會各界影響力不斷攀升。活動被人民日報、 光明日報、新華社等國家主流媒體廣泛報導,累計閱讀量 逾千萬,受到社會各界熱切關注和理性討論。


-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作為中國經濟特區的先鋒,深圳的崛起是這一時期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縮影。客觀地看,深圳已經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整個中國一個重要的經濟增長極,並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發動機和全球經濟的重要參與者。 深圳一直走在改革變化的最前沿。黨中央作出興辦經濟特區重大戰略部署40年來,深圳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幹,創造了發展史上的奇跡,成為全國改革開放的一面旗幟。2019年8月,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重大決策。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深圳改革發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2020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2025-04-22 12:00:00中国·深圳已結束
- 2025年1月20日,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主辦的第五期“海納講座”——“開放合作·可持續發展(BEING OPEN·BEING SUSTAINABLE)”圓桌論壇在深圳前海成功舉辦。論壇彙聚了相關領域具有卓越成就和重要影響力的嘉賓,包括哥倫比亞大學校級教授、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路主席、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公共政策學院國際顧問Jeffrey Sachs,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香港科技大學校董會主席、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研究院理事長沈向洋,中國科學院院士、深圳醫學科學院創始院長、深圳灣實驗室主任顏寧,以及本次論壇主持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鄭永年。四位重…2025-01-20 12:00:00中国·深圳已結束
- 冷戰後美國作為全球唯一超級霸權,近年來已愈發難以獨立支撐其全球領導力,全球治理呈現舊秩序鬆動失調與新秩序探索成型的交織狀態:舊的國際秩序動搖導致全球秩序的「板塊碰撞」,各種地方化區域化力量、國家或非國家行為體間的衝突開始湧現,造成了世界安全局勢的局部持續動盪,但是各國還未能就新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達成新共識,亟需人們撥開迷霧,把脈關鍵趨勢變數。 從複雜網路的視角看,今後主導和驅使全球秩序發展走向的仍是少數關鍵大國,中、美、俄、日、歐、印、土耳其等大國間的力量對比正發生結構性變化,影響了2025年的全球安全態勢。如何統籌中國國家發展與安全目標、密切跟蹤全球主要大國關係、精准把脈中國外部環境安全…2024-11-23 12:00:00 - 2024-11-24 12:00:00中国·深圳已結束
- 「產業與現代化」是一個觀察中國式現代化及其世界意義的重要視角。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其產業變遷的歷程就是一個世界經濟發展與國際產業變遷的縮影。任何一個發展中國家在實現現代化的進程中,都必然會面臨如何實現民族產業的現代化問題:對於廣大的全球南方國家來說,每個國家都面臨著不同的發展環境與約束條件,如何通過產業升級推動現代化進程,是極具現實意義的重要命題;對於發達國家而言,不同的產業發展路徑也對本國以及世界經濟產生了複雜的影響。因此,從產業視角分析現代化,尤其是從國別比較視角開展研究,具有極為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近年來,中國出口的「新三樣」——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成為…2024-08-24 12:00:00 - 2024-08-25 12:00:00已結束
- 目前,二戰後確立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一方面,以往建立在經貿合作不斷深化、不同資源禀賦、政治經濟體係等之上的國際分工協作體係遭到經濟民族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的猛烈回擊,甚至被誇大和渲染為東西方不可調和的意識形態分歧。同時,為因應新冠疫情、俄烏衝突等突發事件的衝擊,各主要經濟體採取的激進宏觀政策,已將全球經濟置於「高通膨、高利率和高負債」的極端環境中。另一方面,多數有關全球經濟治理的機構和條例均創立於60年前已無法適用於日新月異的當今世界。尤其是愈發顯著的氣候暖化趨勢和快速發展的顛覆性技術正在對全球經濟治理構成最艱鉅的挑戰。如果國際社會無法在氣候、科技治理方面進行深度且持續的合…2024-04-27 12:00:00 - 2024-04-28 12:00:00中國深圳已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