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利則生,利他則久」—「中印對話:經貿與多邊合作展望」學術交流活動在深圳前海舉行


“自利則生,利他則久”,中印作為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都處於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的關鍵節點,兩國關係的穩定對於亞洲的和平與繁榮及世界的發展 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中印關係正處於十字路口,面對著印度國內政治以及安全因素溢出效應的不斷衝擊,以及日益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如何在中印關係中尋找到突破口,使得中印互為發展機遇,以 實現“龍象共舞”,成為當下中印兩國最重要的議題之一。

 

在此背景下,12月18日,「中印對話:經貿與多邊合作展望」學術交流活動在深圳前海舉行。 來自中印兩國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中印經貿關係的現狀與挑戰、中印投資環境及企業間的合作、中印的多邊合作三個主題展開發言與探討,共話中印關係 的現況與未來,為雙方的發展方向把脈問診、建言獻策。 本次活動由清華大學一帶一路戰略研究院和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共同主辦。

 

0

參會嘉賓合影

(圖源:主辦單位)

 

兩國關係具有深厚的歷史與文化積累,當前中國和印度正在從歷史共同體走向未來共同體的結合點上同步崛起,中印關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系教授、 一帶一路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史志欽在開幕式演講中闡釋了中印對話的重要性。 中國和印度在當今世界都是有影響力的國家,在亞洲也是兩個最大的國家。 作為鄰國,中印雙方在國際舞台上合作很多,例如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上海合作組織、亞投行及G20等對話機制。 但是,這些年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合作受到了乾擾。 史志欽強調,中印兩國作為亞洲經濟快速發展的國家,應該更理性化而非情緒化,應尋求更多的機會與合作而非對抗或對立。 中印應走向「龍象共舞」而不是「龍象之爭」。

中國和印度是否必有一戰? 對於西方一些負面的聲音,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教授、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鄭永年在演講中回應道,「這是非常錯誤的認知」。「今天亞洲面臨的許多問題是西方殖民的『壞的遺產』——包括中印邊界糾紛,不是中國和印度兩個國家關係的產物。」鄭永年指出,中國和印度是世界上兩個最大的 文明,兩個都是文明古國。 雙方其實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例如都追求獨立自主。 同時,兩國無論是經濟或其他方面都有自己的比較優勢。 “在中國14億人口加上印度14億多人口在追求現代化的過程中,如果兩國不協調的話,不僅對兩國人民有很大的影響,對整個地球都會有很大的影響”,鄭永年強調,對於「如何建構命運共同體」這個課題,中國跟印度兩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哲學,如果兩個國家把各自的短板、長板協調一下,可以更好地實現優勢互補,促進雙方的發展。

 

對話1|中印經貿關係現況與挑戰

 

中印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要準確掌握這對大國關係,不僅要看到現象和細節,還要掌握本質和全局。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原國務院研究室主任陳文玲從歷史縱深的角度來觀察中印關係,她認為,中國和印度兩個國家應該尋找最有利於兩國的共同利益,從充滿智慧 的歷史長河中找到最優解,推動中印關係開啟新的時代。 中印兩國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應成為最可靠、最永續的建設性合作夥伴,而非對手或敵手。

 

印中經濟文化促進會秘書長Mohammed Saqib指出,中印的經貿關係一直受到地緣政治的影響,對印度來說,要正視中國在印度經濟當中很高的參與程度。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劉小雪解析了印度越來越強調出口導向、經濟開放特徵越來越明顯的經濟現狀,她認為競爭未必是壞事,中國的產業結構要升級, 而競爭可以幫助我們的企業避免路徑依賴。 “中國的競爭者,不是印度也會有其他國家,我們要保持良好的心態。”

 

金達爾環球大學金達爾國際事務學院副教授、東北亞研究中心執行長Sriparna Pathak從貿易、FDI、雙邊合作機制等不同的角度解析了中國和印度之間的經濟和多邊合作的潛力。 她也指出,儘管雙方在貿易方面的體量是有增加的,但是對印度方面來說,貿易逆差仍然是需要關注的問題。

 

對話2|中印投資環境與企業間合作

 

推動互利合作離不開良好營商環境和政治互信,合作應該是雙向奔赴,不能也不應該只搞單行道。

 

CCG全球化智庫副主任兼高級研究員劉宏分享了他在印度跨國公司工作的體會,透過引用多方數據,他認為,衡量和比較一個地方是否值得投資,還是要看投資這個經濟體的利益回報夠 不夠大。

 

“作為商業從業者,我們應該更關注積極的方面”,印度跨國資訊科技與顧問公司Tech Mahindra大中華區總裁Mukesh Sharma從數據上分享了外資在印度的投資情況。 談到中印未來的投資機會,他表示,「印度現在正在嘗試複製中國曾經使用過的模式,透過激勵政策在各邦中創造出競爭環境來大量吸引外商直接投資,並主動舉行峰會來吸引外資 。”

 

馨賽德(德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國區銷售總監Jaivarhan Sharma分享他在中國不同行業的經驗,「印度是投資性價比很高的地方,印度也是長遠之地,你如果你想在印度投資,你必須 要放眼長遠。」Jaivarhan對印度的未來充滿信心,「中國企業現在出海不是一個選擇題,而是一個必須要走的路線」。

 

對話3|中印的多邊合作

 

中印多邊合作關係是建構亞洲和平與繁榮的重要基石。 在對話三環節「中印多邊合作展望」中,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副會長、國際發展法組織顧問委員會委員週曉燕關注到當前多邊貿易體制和WTO改革遇到的問題,她表示,中國和印度作為具有代表性的兩個發展中大國和WTO核心成員,應當發揮積極的作用和影響力,加強協調與合作,在 實現世貿組織改革目標過程中,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維護開發中國家利益,推動建立更公平、更包容的多邊規則體系。

 

印度工商聯合會執行董事Atul Dalakoti提出,當下國際情勢複雜多變,中印可透過地區合作、人才交流、技術分享方面加強交流,從而加強中印民間互信,繼續發揮亞洲經濟引擎的作用。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宋魯鄭講解了“中印合作的必要性和方式”,他從中印兩國的國家利益出發,分析了雙方必要合作的六個原因。 他表示,中印兩國是發展中國家和鄰國,睦鄰友好是雙方關係的基礎,應推動經濟合作、利用現有對外體系推動多極化和南南合作。

 

深圳大學外國語學院博士後Vithiyapathy Purushothaman不僅談到了中印合作的緊迫性,也談到了雙方合作的障礙和解決方案。 他認為,中印可以突破傳統合作空間並在新興領域共同探索,如軟體、宇宙探索、人工智慧等,實現互利共贏。 與會嘉賓一致認為,中印應加強策略協調,擴大務實合作領域,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共同因應全球性挑戰。

 

圓桌討論|中印關係展望

 

「中印應該要回到信任重塑的過程,也就是從信心建立措施的角度出發。」在圓桌論壇環節中,印度尼赫魯大學東亞研究中心主任謝赫(Srikanth Kondapalli)強調,中印應 推動非正式高層對話,恢復爭端解決機制,重建互信。

 

印度大恆竺成律師事務所德里合夥人、德里中印研究所榮譽研究員Santosh Pai從貿易和投資角度來分析中印經貿關係。 他指出,過去20年中,中印之間的貿易合作一直在不斷發展,相信未來投資的問題,政府將進行妥善的解決。

 

深圳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區域國別與國際傳播研究院院長戴永紅解釋了印度在中印邊界問題上的態度和動因。 他認為,順暢和高品質的對話是至關重要的,雙方有意願解決領土爭端問題,「只不過還在等待一個好的時機,我們可以期待好消息的到來」。

 

上海社科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胡志勇則從印太戰略中印度地位的角色及地緣影響進行探討。 他認為,美印關係的發展與遏制中國是緊密相連的,未來印度在美國印太戰略中的角色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他指出,「戰略自主」與「戰略捆綁」的複雜性將長期貫穿美印戰略合作進程。

 

1

嘉賓參觀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

(圖源:主辦單位)

 

中印都是擁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在過去的歲月中,兩國文明互相學習、互相影響、互鑑共進;在未來的發展中,兩國更需要堅持和而不同、開放 包容、互利共贏。 我們要“不畏浮雲遮望眼”,更要“風物長宜放眼量”。 我們要讓文明交流成為促進雙邊關係的重要紐帶,利用寶貴的策略機會實現雙方的美好願景。

 

本次活動希望透過對話和探討,找出影響中印合作的因素──政治因素、經濟因素以及文化因素,為中印發展、中印合作找到更好的出路。 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與清華大學一帶一路戰略研究院作為智庫的中堅力量,希望在未來透過更多的合作與交流,為中印搭建起溝通的橋樑,助力中印能夠更好地相向而行 ,為亞洲和世界做出應有的貢獻。

 

 

主辦方

1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IIA)以「研究世界、探索前路、體認天理、經世治平」為理念,與國際事務研究院 採用「一院兩翼、協同發展」的營運模式,致力於打造一個集「智庫+ 研究生院+ 國際論壇」三位一體的綜合研究院。 研究院由政治經濟學家鄭永年領銜,聯合眾多具有國際學術背景的傑出專家、學者和研究人員,將中國與世界研究緊密結合,為打造世界一流灣區、實現國家的現代化和推進世界和平提供 智力支持。我們的願景是成為中國智庫的中堅力量,把業界和知識界結合起來,填補學術界和政策界之間的鴻溝,為探索中國和世界的未來注入思想動能。

 

2

清華大學一帶一路戰略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是由清華大學與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合作建立的校級研究機構,於2017 年4月25日正式揭牌成立,是清華大學服務“ 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領導機構,旨在基於清華大學的學科優勢和學術資源,以及海外華人華僑資源,針對「一帶一路」倡議在全球推進過程中的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問題 展開深入和系統性的研究,積極探索新理論、建構新思想,服務新時代國家建設的需要。 研究院依託於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配合清華大學的全球策略,在清華國際文化及學術交流的優質土壤下凝聚社會各方人才,助力推動形成清華大學全面開放的新格局。 研究院將自身定位為行動型智庫、跨學科智庫和專業化智庫,牢牢掌握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決策、服務與引領社會、服務地方政府、服務企業及人才培育的基本理念,注重為「一帶一路 「建設中面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

3

GBA Review 新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