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論壇|曾向紅:「團結至上」是上合組織克服擴員難題的良方


1

如何解釋上合組織的「反常」擴員? 上合組織的擴員為何得以成功實現? 推動其最終實現擴員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11月24日至25日,百川論壇—「第三屆中國外部環境的變化與評估:亞洲的安全與未來」2023研討會在深圳舉行。 期間,蘭州大學中亞研究所、蘭州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曾向紅,在論壇分享了「上海合作組織擴編的規範與策略」。

 

「出乎意料」的上合組織擴員

 

本次上合組織擴音員有三個“反常”,一是選擇擴員本身很“反常”,二是擴員路徑的選擇很“反常”,三是擴員成功的結果也讓人“出乎意料 」。 曾向紅指出,上合組織選擇了「由難到易」這一反常的擴員路徑,在擴員進程中,上合組織首先接納了最為「困難」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其次接納了有爭議的伊朗 ,最後討論接納白俄羅斯這一爭議較少的國家。 在非強制性的內部結構下,上合組織的擴音員是一項極難達成一致的決策且「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大事件。 但「即便將印度接納進來,上合組織也沒有出現崩潰」。

1

曾向紅教授在研討會上發表演講

(圖源:主辦單位)

 

「團結至上」是

解決上合組織擴員難題的良方

 

為什麼上合組織擴音員能在「反常」的方式下整體取得成功? 曾向紅認為,上合組織在擴音過程中形成了一種「團結至上」的策略與理念,保障了擴員並未帶來顛覆性的結果。 團結蘊含了對共同價值的遵循,為成員國之間的互信提供支撐;強調了成員國之間互相支持的緊密聯繫;提供了內部治理中對成員國道德約束的可能。 「團結至上」的概念-既是組織內部的價值理念,也是實現組織內部治理的方式與策略。 在「團結至上」的影響下,成員國對利益損失有一定的包容度,「但這不意味著成員國忽視或放棄追求利益,相反,為了實現更廣泛的利益,成員國才接受和認同' 團結至上'的理念和規範。”

 

曾向紅指出,擱置、約束、引導,是「團結至上」發揮的三大主要作用——擱置爭議、約束矛盾公開化、引導調整自身利益。 在面對不同的分歧類型,「團結至上」所扮演的角色也不盡相同。“‘團結至上’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策略,向成員國釋放一個盡快達成共識的訊號”,以順利推動擴員進程。

 

*原始聲明:本文版權歸微信訂閱號「大灣區評論」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部分或全部內容,侵權必究。 公眾號授權事宜請直接於文章下方留言,其他授權事宜請聯絡IIA-paper@cuhk.edu.cn。

 

GBA Review 新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