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永年、何冬妮:中國—東協共同市場構想:目標、動力與路徑


編者按 ·  2024.01.31

 

「中國-東協共同市場」構思何以面向未來? 答案是,在中國—東協自貿區基礎上建構超越傳統自貿協定架構的中國—東協共同市場。 透過中國-東協共同市場的構建,我們可以充分發揮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的規模優勢,透過內部和外部進一步整合,實現以開放促改革。

 

今天,中國在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同時進入了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 唯有繼續開放,才能引領我們走向「新長徵」的勝利。

 

 

經過30多年的發展合作,中國與東協已成為彼此最重要的經貿合作夥伴,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創新鏈中形成了互嵌格局。 當前,全球化逆潮興起,地緣政治劇烈變化,世界經濟面臨嚴重分化、需求萎縮、成長疲軟的巨大風險。

 

在此背景下,中國與東協應攜手打造超越傳統自貿區框架的共同市場,以此作為因應全球化逆潮、防範地緣政治風險幹擾國家與區域發展進程的策略選項。

 

著眼於未來,中國和東協可透過共建非排他性的,以尊重國家主權和治權為前提,以促進貨物、服務、資本、技術、知識五大要素自由流動為導向,以規則標準對接融合為依託的 共同市場,推動實現更高水準的區域經濟整合。

  

打造超越傳統自貿區框架的

中國—東協共同市場

 

傳統自貿區主要條款包括降低關稅壁壘、原產地規則以及與貿易相關的投資、自然人流動、爭端解決機制等。 新一代自貿區在傳統自貿協定基礎上更重視競爭、智慧財產權保護、勞工、環境與永續發展等議題。 整體而言,自貿區以降低和取消成員間貨物和服務流動的障礙為主要目標,以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為主要特徵。 與自貿區相比,共同市場是更高水準的經濟整合安排。

 

從實際來看,不同地區共同市場建設模式有所不同,但也存在共通性,即共同市場是在自貿區基礎上推動資源要素在區內市場的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並以成員間市場基本規則 的對接融合以及政策協調為重要依賴。

 

在中國—東協自貿區基礎上建構超越傳統自貿協定架構的中國—東協共同市場。

 

一是強化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創新鏈合作,在製造業、技術合作、數位經濟、永續發展、中小企業、基礎建設等領域制定共同行動目標,推動中國產業轉型升級與東協國家工業4.0戰略 有機結合,建構更緊密的區域貿易網絡和生產網絡。

 

二是推動貨物、服務、資本、技術、知識在中國與東協成員國之間的自由流動,促進雙方經濟領域規則、規制、管理與標準的對接與融合,為企業與消費者打造低制度障礙、低 交易成本的區域單一市場。

 

1

圖為2022年9月17日,參觀者在東博會東協和RCEP精品展區參觀(圖源:新華社)

 

第三是實現人文與社會領域高水準互聯互通,打造中國—東協高等教育區,推動以邊境地區為先再逐步擴大的教育、衛生等「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完善從政府到民間多層次、 多元主體的溝通交流網絡,逐漸形成中國—東協共同市場的區域認同。

 

四是共建因應全球與區域性危機的區域治理組織,逐步形成符合中國與東協道路的共同市場治理架構,使建設共同市場的成果為全體成員共享。 深化貨幣合作,建立推動經濟整合的區域性金融機構和結構基金,形成有效的區域金融穩定機制和貨幣體系。

 

五是以東協為中心,以開放的區域主義為旗幟,逐步吸引區外成員加入共同市場,推動區域、次區域經貿合作機制融合發展,推動區域內外的自貿規則對接融合。

 

 

1

這是2023年10月,在馬來西亞行政首都普特拉賈亞,演員在第五屆「中國—東協視聽週」開幕活動上表演(圖源:新華社)

  

建設中國—東協共同市場,

提供更多發展性、市場性、

制度性區域公共產品

 

一是推動形成亞洲區域和世界經濟發展新動能。

 

中國在過去十餘年來一直是拉動世界經濟成長的重要力量,貢獻了全球約1/3的經濟成長。 根據IMF分析,中國經濟成長每提高1個百分點,亞洲其他地區的產出就會增加約0.3%。 東協與中國經濟相互依賴程度遠高於其他地區,中國經濟成長對東協經濟成長有重要影響。 例如,中國創新知識推動東協國家創新的正面作用正在提升,世界銀行2023年4月發布的《東亞與太平洋地區經濟半年報》顯示,中國已成為其他東亞國家日益重要的創新知識來源,2014—2019 年間來自中國的先驗知識佔新加坡或泰國創新使用先驗知識的10%左右。

 

二是創造更大的市場空間和自由貿易紅利。

 

在逆全球化浪潮衝擊下,中國與東協都需要透過內外市場整合來釋放市場需求與成長動力。 更深層的經濟整合有助於維持亞洲經濟體在全球貨物貿易中的穩定地位,進而穩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

 

第三是緩解區域經貿規則碎片化,促進區域貿易規則的接合、整合與最佳化。

 

透過更深層的經濟整合,推動雙向的製度型開放,可為區域經貿規則的對接融合累積經驗、提供示範。 如果中國與東協之間實現更高水準的區域經濟整合,不僅可以更好應對全球貿易碎片化挑戰,還可相互借力推動各自內部統一市場建設。

 

四是形成因應金融危機風險的區域金融穩定機制。

 

隨著聯準會政策外溢效應和美元武器化的趨勢增強,國際社會對美元的信任趨於下降,儘管短期內並無更好的替代品,但亞洲國家對建立區域金融穩定機制和多元化國際貨幣體系 的需求明顯增加。

 

五是促進形成有效的區域治理機制。

 

更深層的經濟整合將擴大合作的空間與載體,增加共同治理的需求,進而增強財政貨幣等宏觀政策協調與協同治理的動力。

2

圖為2022年9月,參觀者在中國-東協博覽會「一帶一路」國際展區參觀(圖源:新華社)

 

以尊重主權和治權為前提,

借鏡「東協方式」推進

中國—東協共同市場建設

 

從全球來看,歐洲有歐盟共同市場,東南亞有東協共同市場,南美洲有南方共同市場,非洲有東南非共同市場,中東有海灣共同市場。 雖然這些共同市場都以取消成員間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實現商品要素的自由流動為重要目標和特徵,但鑑於參與主體的發展目標、價值導向、起點基礎不同,上述共同市場的目標模式、 推進方式和機制也有所不同,一體化程度差異較大。

 

以歐盟共同市場與東協共同市場為例,兩者建構共同市場或單一市場的目標與模式都有所不同。 東協於2002年正式建立自由貿易區,2003年第九屆東協首腦會議發表了《東協第二協約宣言》,宣布計畫於2020年建成東協共同體,包括安全共同體、經濟共同體和社會文化共同體三大支柱 。 2007年,東協提出建立經濟共同體的目標,明確了四大支柱:單一市場與生產基地、具競爭力的經濟區域、經濟均衡發展、融入全球經濟。 與歐盟相較,東協並未提出建立一致對外的關稅同盟,也沒有形成統一的對外政策。 歐盟依賴超越主權國家的機構和共同法案來推動共同市場建設,但東協並未成立超越國家主權的機構,也沒有以共同法的形式推動共同市場建設。 讓渡國家主權是歐盟共同市場有別於東協共同市場的重要特徵。 歐盟建立共同市場是以成員國協約和公約等硬法形式規定的,並成立了超國家主權組織來協調推進,是成員國逐步向歐盟組織讓渡關稅、外貿、市場監管乃至國家貨幣等主權和 治權的去主權化過程。

 

2

這是2023年8月,與會嘉賓在「2023中國-東協」教育交流週活動上參觀工藝作品(圖源:新華社)

 

東協的情況與歐盟有很大不同,東協國家對國家主權和治權的重視程度高於歐盟國家,雖然東協也提出了建構東協共同市場的目標,但並未像歐盟那樣形成超主權的推進機制 和工具。 儘管東協也提出了建立政治安全共同體和社會文化共同體的目標,但目前看東協共同體建設的主要動力來自經濟貿易,一旦涉及國家主權領域,進展就會十分緩慢。 東協共同市場建構是以尊重成員國主權為前提的,透過倡議、共同宣言、願景文件等形式,經成員協商一致後再逐步推進。 東協首腦會議是最高決策機制,協調理事會和共同體理事會是協調機構,東協秘書處是協助執行落實機構,都不是超越國家主權的治理實體。 儘管學界普遍認為東協共同市場一體化的深度低於歐盟,但以「東協方式」所推動的經濟整合模式,無疑為區域經濟整合提供了靈活多元的範本及可行的模式選擇。

 

東協對外合作的一個重要原則是堅持“一個東協”,即對外合作不能成為東協內部一體化的反作用力。 而與中國加深經濟整合,有利於東協藉由外力推動內部整合進程。 一方面,東協企業和產品將獲得更大幅度且更容易進入的中國市場,這意味著「蛋糕」做得更大,從而能夠產生更大的動力推動經濟整合;另一方面,東協不僅可以 借助中國的市場力量獲得更大的一體化收益,還可以利用中國的資本、技術、管理、標準等推動東協成員國形成對邊境內議題的共識,破除東協內部市場「軟硬聯通」的障礙; 更重要的是,東協成員將更能承接中國沿海地帶加工製造業的轉移,提升區內欠發達國家的工業化水準和加工製造能力,進而提升東協後進國家參與一體化的能力。

 

從現實來看,中國—東協共同市場構想要獲得東協國家的認可,需要明確維護各國主權和治權的基本原則,以平等參與、協商一致、包容差異、多元一體的「東協方式」來推動建設。 應盡快啟動建設中國—東協共同市場的可行性研究,鼓勵雙方智庫共同進行研究並提出可行方案。 在推進路徑方面,可採取「東協單一市場+中國統一大市場」兩頭推進的方式。 中國從內部推動的路線可以先建立包括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由貿易港、廣西、雲南等的“南方共同市場”,先行與東盟共同市場形成對接,再推廣到全國層面。

 

本文作者

 

鄭永年: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教授、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

 

何冬妮: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學術副院長、資深研究員。

 

*本文原載於微信公眾號「國際經濟合作雜誌社」。

 

GBA Review 新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