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s Notes: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61位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有关国家高级别代表、国际组织负责人、前政要等出席大会。中国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同世界人民一道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共同开创更加光明的未来。《光明日报》专访郑永年教授,共同探讨这场大会的重要意义和国际影响。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大会不仅是对历史的深切回望,更是对和平未来的坚定承诺。中国以这场庄严仪式向世界宣告:铭记历史之训,共护人类和平,是跨越国界的共同责任。
一、为了以史为鉴,防止战争重演
光明日报:
对中国和世界来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有什么意义?
郑永年:
中国庆祝的不只是抗战胜利,更是正义、光明、进步,是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首先,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是东方主战场,贡献不容抹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以巨大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一段时间以来,有些国家选择性地遗忘中国对二战的贡献。对他们来说,中国是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政治体系。但我认为,最关键的是我们自己做得怎么样,我们的叙事怎么样。我们不可能乞求别国记住中国的贡献,首先是要自己把历史铭记好,讲清楚中国东方主战场的作用和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是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战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斗的伟大胜利。我们不会忘记参加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友人和帮助过中国的外国政府,我们还在缅怀白求恩大夫和美国的飞虎队队员。
其次,在这样的历史关口和时间节点,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是为了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多重矛盾风险盘根错节,地缘冲突加剧,人类社会面临和平还是战争、繁荣还是衰退、团结还是对抗的关键抉择,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
和平还是战争、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看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体的。中国积极参与重大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解决,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作出公正判断,劝和促谈,维稳防乱,为维护国际和地区和平安宁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二、用胜利赢得尊重、赢得和平
光明日报:
一些西方媒体炒作我们是在“秀肌肉”,对此,您怎么看?
郑永年:
类似这样的声音无疑是在故意曲解甚至妖魔化中国的阅兵。不过,从某种程度上看,“秀肌肉”也没错,一个人没有肌肉就可能被人盯上;肌肉很发达,别人就不敢欺负你。“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深刻历史体悟。
和平不能靠乞求得来。不过,要清楚“秀肌肉”的目的,我们不是为了展示肌肉,我们一直秉持的是“止戈为武”,没有戈,就受欺负。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保护不了自己的国家利益,保护不了自己的人民,还谈什么主权国家?要防止外来侵略、保护国家利益和本国人民,就必须军事现代化。这就是中国古老文化里的和平主义基因。
这次阅兵,是人民军队奋进建军百年的崭新亮相,是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的郑重宣示,向全世界发出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一强有力信号。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也希望世界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我们用胜利赢得尊重、赢得和平,把战争消弭于未发之前。也就是说,以国防现代化守护主权与人民,同时在国际层面,发展足够的实力来维持国际和平。
三、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
光明日报:
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在您看来,这段历史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什么?
郑永年:
如今的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地区动荡频发、经济发展受阻、逆全球化抬头、规则法治缺位,治理赤字不断加剧,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的目标就是为了和平。没有硬实力,怎能提供和平这种公共品?没有硬实力,哪能保障国际和平?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在这个承前启后的特殊历史年份,中国提出全球治理倡议,为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进一步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
面对各种区域的动荡、冲突、战争,用什么来重建国际规则?西方的做法是“分而治之”,挑选符合我利益的一方,而把另一方视为是自己的敌人,结果便是不可避免的冲突。上合组织不一样,它把有矛盾、存在互相冲突的双方都纳入进来,让大家都坐在一起谈,这是很好的重建规则的方式,至少是一个达成共识的起点。
全球治理是大家的事,关系每个国家的切身利益,要靠协调合作,而不是单边霸凌。从2021年提出全球发展倡议、2022年提出全球安全倡议、2023年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再到今年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四大倡议分别从发展、安全、文明、治理四个维度,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彰显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担当作为。这是新时代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内涵和实施方略,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闪耀东方智慧的稳定力量。
*本文原载于《光明日报》。
GBA Review 新传媒